今年的毕业生,是真正的地狱难度丨想重启2020
来源: | 作者:pmo4b730c | 发布时间: 1962天前 | 1315 次浏览 | 分享到:



3月初,按理来说,大多数大学生此时应当老老实实待在校园,毕业年级学生忙着写论文、找工作,非毕业年级学生忙着上课、课外活动。


然而,一场疫情袭击了全体中国人,让全体大学生被迫滞留家中,严禁提前返校。
 
对于非毕业年级来说,推迟开学可能只是意味着线上上课难度增大、周末和暑假时间缩短,虽然不情愿,但好歹没什么严重后果。
 
但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推迟开学不仅影响了毕业相关的一系列流程,还会影响升学、找工作等人生重要抉择。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高达874多万,同比增长40万,历年之最!经济下行,加上企业纷纷缩招、裁员,不得不让人感慨:2020届毕业生也太难了吧!

一个月前的毕业生们不会想到,自己的毕业之路,会被一种肉眼都看不见的新型病毒完全改变。


01 毕业,遥遥无期

想知道什么时候能毕业,最起码得知道开学时间。
 
日前,教育部再次强调,高校要严控学校校门,无论是谁,未经学校批准一律不准返校。

钟南山在路透社的采访中表示,疫情可能会在4月份结束。
 
考虑到2003年非典爆发时,北京有的高校成为了重灾区,“放眼望去白花花的全是带口罩的逃难的同学,一个又一个的寝室瞬间都空了,仿佛某个好莱坞大片的情景一样。”
 
相信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应当没有高校敢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
 
换言之,按照钟南山对于疫情的估计,大部分高校可能会在4月再开学。北京有的高校甚至发出了5月才结束远程教学的通知。
 
虽然都是暂定,但开学日期的一推再推,无疑传达了一个对毕业生而言不怎么友好的信号:想毕业?先等等吧。

毕业手续等等没问题,毕业论文可等不了那么久。


虽说各大学都要求老师远程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论文,也允许学生利用网络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答辩,可是,没数据,我怎么写啊!

文史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大量查阅资料,有些孤本没法电子化,只有图书馆甚至博物馆才有;

生化类专业的学生,需要用小白鼠或其他动物做实验,也许还得野外取样,没想到现在能接触的其他生命体只有爸妈;

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需要专门的仪器做反复的测量,现在却只能遥望几千公里外的实验器材和学校里的实验数据。

不少学生原本打算过了春节就赶紧回校,闭关一个月,差不多能赶上DDL。

可惜计划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进校的禁令一发,学生们只能线上拉群抱团取暖,仰天长叹:“毕业论文杀我!”


图片来源:微博

本来,1、2月实习,3、4月写论文,5、6月忙毕业的单线程作战完全可行,结果暂缓的通知一发,只能等疫情结束后再同时开展论文和实习、实践,校内校外两头跑。

本以为自己离毕业只有一步之遥,谁知道连“正常毕业”的影儿都还瞧不见?

02 考研未知,升学未知

除了不知道毕业时间,还有一大批想继续读书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能去向何方。

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20考研人数达341万人,而2020年的报录比预计在4:1的水平,也就是说,有300多万考研落选的学生可能会要加入到求职的行列。

对于考研的学生而言,本来2月中上旬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初试成绩,但今年,直到现在,初试成绩还有地方没公布。

无论考不考得上,早点儿知道成绩也好进行下一步准备,但不知道成绩,就总是怀有希望。是准备复试还是准备其他出路?初试录取结果不出,考生只好继续在天平左右两端摇摆。

并且,虽然复试录取推迟了,但原定4月初左右进行的考研复试是否延期,还没有准确结论。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等出了成绩再准备复试,可能时间会十分紧张。

不知道未来去向何方的考生,只能广撒网,这也准备一点儿,那也准备一点儿,怀着焦虑的心情默默等待通知的来临,或是延迟通知的来临。

想出国,也不容易。之前托福、雅思、GRE纷纷取消了2月份全国的考试安排;2月14日,雅思官方再次发布通知,决定取消3月份全国的各类雅思考试,3月后的报名和考试安排暂未决定。 


图片来源:微博

而二、三月,本是托福和雅思考位十分紧张的月份,取消了这么多场语言考试,不知道又浇灭了多少学生外语成绩达到申请留学要求的希望。
 
出国考也不太可能。自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以来,不少国家取消了往返中国的航线,限制或暂停中国人入境。
 
语言关本就是学生申请出国留学的一大难关,如今考试机会的大量减少,只能让盼着二、三月份多刷几次分的考生欲哭无泪。
 
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一年大概率是要白白浪费掉了。

03 宅在家,我怎么找工作啊

找工作,更是成为悬在毕业生心头的一把刀子。

从最近这几年看,每年都是“最难毕业季”。今年,随着肺炎疫情的连动作用,全国各地都延长了放假时间,闭店限制让企业没有收入来源,但是,企业的工资、租金、利息等刚性成本仍须支出,所以相当一部分餐饮、交通、旅游、零售、制造等领域的企业经营十分困难。裁员、缩招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就连许多大企业也不能幸免于难。

餐饮娱乐行业
餐饮娱乐行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春节是餐饮娱乐业盈利的黄金时期,有的企业春节的利润可以是一年利润的一半以上。大部分餐饮企业会在春节期间囤积大量食材,年夜饭更是一桌难求,然而受疫情影响,餐厅暂停营业,预约取消,囤积的食材只能降价销售。

不久前,中国烹饪协会发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餐饮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调查分析报告》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海底捞或损失50亿元,西贝损失超7亿元,老乡鸡损失5亿元。

交通旅游行业
旅游业也是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仅春节期间中国旅游业停滞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在五千亿元左右。受疫情冲击,居民纷纷终止出行计划,各主要景点关闭,大型文娱活动取消。国内旅游全面阻断,出现断崖式下降。

互联网行业
红利消失、互联网寒冬的说法一直笼罩于行业内,BAT、华为、京东等大企业都曾因缩招、裁员的消息引发大家热议。

虽然疫情对互联网行业的冲击不是特别大,但是互联网行业也面临着大洗牌的关键节点。从2020秋招态势就可以看出,大厂放出的岗位都在变少,门槛却在不断变高。

大家期盼已久的2020春招会,也基本随着疫情泡汤了。就跟春节撤档的电影一样,春节档撤了情人节也没上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开始。

智联调研数据显示,疫情爆发后,企业预计招聘人数有所减少。从整体招聘规模的变化来看,更多企业将招聘规模调整到10人以下。


图片来源:智联招聘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可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风险。

为了拿到offer,可能会有不少大学生选择“先将就一下”,打算等就业形势变好,再努力搏一把。

但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谨慎选择。

第一份工作,必须要谨慎选择,如果你已经在去年的秋招中找到了相对满意的工作,那绝对是“幸运鹅”了。

一开始工作就得开启高难模式,怪不得连官方的文件中,都专门提出了要“做好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抗击疫情难,但疫情结束后,“两眼一抹黑”的毕业生们,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04 寒冬之后,期待触底反弹

今年毕业生真的这么难吗?没错!疫情的影响,加上经济寒冬下各行业缩招,而竞争人数却增多,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难度可谓是呈倍数级上升。

当然,也不必过于悲观,大家面对的都是同样的客观环境。你会发现,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总有少数同学已经把未来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当我们跳脱出来会发现,总有20%的同学手握着80%的机遇,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是那20%,不能是那些少数呢?

未来的社会充满各种变数,我们能做的就是:

1、做好规划,提前准备。
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首先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劣势,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想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入去了解这个方向的发展需要哪些能力,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若没有,需要做哪些努力和提升。例如,对于计划参加春招的毕业生来说,提前准备好个人简历,充分练习对应的笔试面试技巧,这无疑是今年春招制胜的法宝。

2、调整心态,掌握关键动态信息。
虽然疫情可能打乱了我们原本的计划,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好心态的调节,抓紧调整计划,积极了解时下的关键动态信息,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而不是遗憾的说“我本可以…”。

3、不断学习,保持良好竞争力。
活到老学到老,不是说可以顺利毕业就万事大吉了。进入社会后也会面临各种问题,未来的社会其实拼的就是学习能力。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沉淀自己,努力提升技能。

身处大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唯有个人积极进取方可立于人生。愿大家都能收获一个理想的未来!



专业 • 实力 • 诚信 • 价值

-  END -

微信号:sannet-edu

官方网站:www.sannet.net

咨询热线:0512-8228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