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运行全球互联网的路由协议,边界网关协议(BGP)是帮助企业了解客户如何与其联系的关键部分。
如果想了解数字体验交付,那么必须了解全球互联网,如果企业打算对通过互联网提供或消费的关键业务应用或服务提供运营洞察,那么边界网关协议(BGP)可见性非常重要。
什么是BGP?
BGP全称是Border Gateway Protocol, 对应中文是边界网关协议。这个名字比较抽象,而维基中文的解释我觉得比较好(维基英文甚至都没有类似的解释)。
BGP是互联网上一个核心的去中心化自治路由协议。从这个解释来看,首先这是一个用于互联网(Internet)上的路由协议。它的地位是核心的(目前是最重要的,互联网上唯一使用的路由协议),它的目的是去中心化,以达到各个网络自治。
先看看几个相关的概念
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指在一个(有时是多个)组织管辖下的所有IP网络和路由器的全体,它们对互联网执行共同的路由策略。也就是说,对于互联网来说,一个AS是一个独立的整体网络。而BGP实现的网络自治也是指各个AS自治。每个AS有自己唯一的编号。
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在一个AS内部所使用的一种路由协议。一个AS内部也可以有多个路由器管理多个网络。各个路由器之间需要路由信息以知道子网络的可达信息。IGP就是用来管理这些路由。代表的实现有RIP和OSPF。
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外部网关协议,在多个AS之间使用的一种路由协议,现在已经淘汰,被BGP取而代之。
由于BGP就是为了替换EGP而创建,它的地位与EGP相似。但是BGP也可以应用在一个AS内部。因此BGP又可以分为IBGP(Interior BGP :同一个AS之间的连接)和EBGP(Exterior BGP:不同AS之间的BGP连接)。
既然EGP已经被替代了,那EBGP的存在比较好理解,但是IGP协议都还活得好好的(这里指的是OSPF),那IBGP的意义何在?
IGP的协议是针对同一个AS网络来设计的,一个自治网络的规模一般都不大,所以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大规模网络的情况。
而当一个自治网络足够大时,OSPF存在性能瓶颈。BGP本身就是为了在Internet工作,其设计就是为了满足大型网络的要求,所以大型私有IP网络内部可以使用IBGP。
总的来说,这几类路由协议,小规模私有网络IGP,大规模私有网络IBGP,互联网EBGP。
BGP对网络拓扑结构没有限制,其特点:
1、实现自治系统(AS)间通信,传播网络的可达信息。
BGP是一个外部网关协议,允许一个自治系统(AS)与另一个自治系统(AS)进行通信。BGP允许一个自治系统(AS)向其他自治系统(AS)通告其内部网络的可达性信息,或者是通过该自治系统(AS)可达的其他网络的路由信息。同时,自治系统(AS)也能够从另一个自治系统(AS)中了解这些信息。BGP为每个目的网络提供的是“下一跳(next-hop)结点”的信息。
2、多个BGP路由器之间的协调。
如果在一个自治系统(AS)内部有多个路由器分别使用BGP与其他自治系统(AS)中对等路由器进行通信,BGP可以协调一系列路由器,使这些路由器保持路由信息的一致性。
3、BGP支持基于策略的选路。
一般的距离向量选路协议,会确切通告本地选路中的路由;而BGP则可以实现由本地管理员选择的策略。BGP路由器可以为“域内”和“域间”的网络可达性配置不同的策略。
4、可靠的传输。
BGP路由信息的传输采用了可靠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
5、路径信息。
在BGP通告目的网络的可达性信息时,处理指定目的网络的下一跳信息之外,通告中还包括了“通路向量(path vector)”,即去往该目的网络时需要经过的自治系统(AS)的列表,使接受者能够了解去往目的网络的通路信息。
6、增量更新。
BGP不需要在所有路由更新报文中传送完整的路由数据库信息,只需要在启动时交换一次完整信息。后续的路由更新报文只通告网络的变化信息。这种网络变化的信息称为增量(delta)。
7、路由聚集。
BGP允许发送方把路由信息聚集在一起,用一个“条目”来表示多个相关的目的网络,以节约网络带宽。
8、 BGP还允许接收方对报文进行鉴别和认证,以验证发送方的身份。
总而言之,BGP作为网工必学的技术之一,能够打破大家对于原有的技术体系的认知,属于“跨层技术”。不同AS之间的连接需求推动了外部网关协议的发展,BGP作为一种外部网关协议,用于在AS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和优选。未来,BGP也会应用的更加广泛,如果你也感兴趣,赶紧学起来吧!
往期推荐
- END -
微信号:sannet-edu
官方网站:www.sannet.net
咨询热线:0512-82289966